兴业银行发布2020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近日,兴业银行发布《2020年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2020年,秉承可持续发展的公司治理理念和“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方式,该行以“1234”战略体系为指导,加强落实负责任银行原则,创新社会责任产品与服务,多维度助力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报告》通过将兴业银行可持续发展关键议题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对标,全面展示了2020年度兴业银行践行社会责任,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成果。
《报告》显示,2020年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兴业银行不忘初心使命,牢记国之大者,发挥“商行+投行”优势,综合运用集团资源和多元化金融工具,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经济发展保卫战、脱贫攻坚战、污染防治攻坚战“四大战役”,有效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将涓滴之力汇入奋进中国的磅礴伟力。
服务实体经济 相伴共担风雨
该行在坚定推进“1234”战略取得经营转型显著成效的同时,直面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领域,推动中国经济加快越冬迎春,在与实体经济共担风雨中共生共荣。2020年,该行新增贷款5242亿元,贷款增速高出资产增速4.76个百分点,增量及增速都处于同类型银行前列。其中,新增个人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金融贷款合计占比超过80%。
面对疫情大考,兴业银行突出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持续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金融供给,支持中国制造强链补链,推动我国经济加快复苏回血。到2020年末,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3735.32亿元,其中中长期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6.42%;普惠型小微企业客户数、贷款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68%、61%,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1.28个百分点。
围绕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和特点,该行持续构建和完善服务策略和专属产品体系,将解决民营企业的痛点、难点与自身业务创新、经营特色相结合。自主研发基于大数据智能风控的小微企业线上融资系统,通过对小微企业进行立体、清晰地“数据画像”,快速完成贷款申请审批,有力推动小微融资效能提升。升级建设福建省“金服云”平台,通过“金融+科技+数据+政策”有机融合,有效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截至2020年末,兴业银行民营企业客户超过3万户,贷款余额8337.7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客户达11.9万户,贷款余额8054.55亿元。“金服云”平台注册企业突破9万户,共发布需求1500余亿元,累计解决融资需求超万笔,金额近440亿元。
普惠金融领域,兴业银行深入贯彻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如加强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对农副产业、当地特色产业的信贷支持,截至2020年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4438.99亿元;通过代理农村中小银行接入央行金融基础设施,将现代化金融服务扩展到更多的三四线城市、农村和偏远地区,截至2020年末银银平台代理213家农村中小银行接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代理64家农村中小银行接入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代理135家农村中小银行接入网联平台,有效解决农村中小银行“支付难”问题;着力打造场景生态圈,以连接行业场景为切入点,依托开放银行输出科技金融能力,聚焦医疗、教育、交通、住建、政务等重点行业消费场景,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深入触达客户和生态圈上下游,至2020年末通过搭建平台项目深入服务客户超7000户,公私联动更加紧密,形成从政府(G)到企业(B)再到个人(C)各类客户端对端紧密衔接的生态链条。
作为总部位于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省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结合自身业务禀赋,不断深入推动自身业务的国际化,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的特色化金融服务,服务我国对外开放发展。2020年度,该行累计支持中国企业境外并购项目12个,融资规模合计232.58亿元,落地项目覆盖中概股私有化、上市公司跨境并购、海外红筹架构搭建、境外债务重组等多种类型。
践行“两山理论” 助力低碳转型
绿色是兴业银行最鲜明的底色和优势。2020年,兴业银行在“两山理论”指导下,以生动的绿色金融实践着力推动复工复产,支持绿色脱贫,服务绿色发展。该行聚焦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固废处理、大气治理、新能源、绿色交通和绿色建筑等重点领域,“融资+融智”支持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并将绿色金融的专业能力优势转化为便利绿色融资的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出“环保贷”“节水贷”“绿票通”“绿创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发布首款ESG理财产品,承销市场首单“绿色防疫债”,在香港发行境外蓝色债并在境内承销首单企业蓝色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