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冷暖”她先知——一位山区气象员的恪守
2月8日电题:北京“冷暖”她先知——一位山区气象员的恪守
记者任峰、李犇
大年头四,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气象站。
带着与家人春节团圆的回味,50岁的王芳再一次登上海拔400多米的九龙头山,开始她夏历猪年的气象视察。
跟同事交代完事情,王芳开始整理监测数据。“早晨7时视察冻土、8时发报,每隔一小时巡视仪器和数据传输环境,14时发一次更新数据,20时发一份综合数据。”
对大大都人来说,阴晴冷暖是从各类气象预报上得知,而对王芳来说,她老是“先人一步”感知:“这个冬天比去年冷一些。”
斋堂气象站地址的九龙头位于北京西部山区。这座大山里的气象站有时用手机导航都很难被精确定位,王芳却已在这里“定位”了23年。
气象视察事情琐碎枯燥,成天和数字打交道。除了冻土,还要视察风力、雨量、降雪……通常碰着恶劣天气,即是她最繁忙的时候。以前气象监测设备较量简略,阴天下雨时,别人都往屋里躲,王芳得往外跑,手工举办视察。
“冬季降雪到达必然尺度时就要视察雪深,凡是每小时要出去一次。夏天要测降水量,碰着下雹子时,要出去捡雹子,捡最大的量直径。”
有一年夏天,大雨倾盆。王芳正在电脑前整理数据,窗口突然闪过炫目标亮光,紧接着一个炸雷劈在屋旁的柳树上。“其时真吓坏了,因为山上打雷是较量危险的,还曾经有过把闸箱引燃的环境。”
与闪电擦肩而过、从沟坎上滑倒摔伤尾椎、路遇大蛇……对比于这些惊险时刻,最让王芳揪心照旧本身的家人。
气象站离家有两个多小时的车程,丈夫事情又忙,王芳只能把其时只有几个月大的孩子带在身边。有天晚上,看孩子睡得香,她想抓紧时间整理当天的视察数据,没写两分钟,孩子溘然从床上掉到地上。
“泰半夜的,山上就我们娘俩儿,孩子哇哇地哭,我也忍不住掉泪。”说着说着,原本爱笑的王芳,眼睛潮湿了。
已往20多年里,她有15个春节是在气象站渡过的。2019年春节,站里增加了人手,王芳和同事调班,终于跟家人过了一个团圆年。
“最初干这行并不是出于抱负、事业啊之类的思量,就是为了生计。但时间越长,本身就越爱这份事情。”有愧疚,也有收获,有遗憾,也有幸福,已到知天命之年的王芳感受很知足。
糊口越是崎岖,就越是要尽力过得有滋味儿。对王芳来说,气象站不只是她的事情单元,也徐徐地成了她的另一个家。
闲暇无事的时候,王芳喜欢照相片,拍天上的云、山上的树、本身养的花花卉草。“在地上看云和山上看云纷歧样。你看这片云,有鼻子、眼睛、嘴,这边立着的是头发,像不像?”王芳指着本身拍过的一张照片说。
天上云卷云舒,地上的气象站也一年一个样,视察降水量的量桶进级成自动设备,数据记录从笔纸酿成专用电脑系统……王芳本身也在改变。
她操功课余时间完成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继承教诲学院的大气科学技能课程,拿到大专文凭。
“以前我不会使电脑,也不会使这些新设备,此刻我都学会了。别看50岁的人了,咱也得紧跟时代。”王芳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