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国内 2021-05-27 09:46 的文章

停车占用、井盖断路 莫让占用盲道成为城市之“殇”

  停车占用井盖断路盲道很“忙”

  莫让占用盲道成为都市之“殇”

  编者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我国保障残疾人权益和促进残疾人事业成长的第一部根基法。本年是残疾人保障法实施30周年,30年来,我国已形成以残疾人保障法为骨干,以《残疾防范和残疾人病愈条例》《残疾人教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无障碍情况建树条例》等为重要支撑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令礼貌体系,残疾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获得保障。  

  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爱,浮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2021年5月16日是第三十一次全国助残日,本报以此为契机开设专栏,号令全社会越发体贴、支持、辅佐残疾人,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事,提高残疾人糊口质量。

  □ 本报记者 赵晨熙

  □ 本报实习生 杜肖晗

  陈明生没能像他的名字一样,一直拥有光亮的糊口——年幼时的一场疾病,导致他成为二级视力残疾,一只眼无光感,另一只眼仅有轻微光感。以后,“小心翼翼”便时刻陪伴着他。

  尽量动作未便,但陈明生不喜欢天天困在家中,下楼在小区里溜告竣为他天天都要做的工作,但小区外的处所他一般不会也不敢单独去,“小区的情况很熟悉,住民们也很照顾我,散步还较量踏实。但在小区外却不可,我有一次在盲道上走,被停放的自行车绊倒摔伤,从那今后我就不敢本身出门了”。

  陈明生的经验和感觉,是许多视障人士的缩影。

  停止2019年,我国的视障人士约1730万人,相当于每80人中就有一个。按照《残疾人分类和分级》,视力残疾被分别为一至四级,个中一级和二级就是人们口中的瞽者。但在日常糊口中,瞽者很少可以或许在路上被碰见。据统计,有30%的视障者根基不过出,剩下的人也只能在家人有空陪同的时候才出门。

  对付一个走出家门的瞽者而言,盲道是毗连暗中世界和喧闹人间的桥梁,然而,这个桥梁的状况却并不乐观——《法治日报》记者克日观测发明,汽车、共享单车、电线杆等物品随意占用盲道的现象并不少见,各类盲道上的“拦路虎”,让视障者越来越没有勇气走出家门。

  “我们只有这条路可走”

  “盲道上的竖条代表可以安心直行;凸起的圆点暗示要留意有障碍物可能要转弯。假如感受不出来,你就蹲下来摸一摸盲道上的凸起……”

  去年,天津一位视力障碍男童在妈妈的指导下进修识认盲道、蹒跚学步的视频戳中了许多人的泪点。然而,视频中却“不适时宜”地呈现了一辆赤色轿车赫然停靠在盲道中央的场景,被盖住去路的孩子手足无措。固然这辆车的车主最后被警方惩罚,但许多网友都号令,进展盲道此后不再被占。

  对付视障人士来说,这简直是他们最大的期盼。

  “我们只有这条路可以走。”陈明生固然有着比凡人更敏捷的听觉,但走在路上,这是远远不足的,独一能让他有所感受的就是在许多普通人看来有些“硌脚”的盲道,踩在上面,从脚底传来的触感会指引他下一步的路该怎么走。

  然而,一次独自出行的经验让陈明生至今追念起来仍心有余悸。穿过熟悉的小区,从走出小区后门的那一刻起,陈明生的心便告急了起来,从小区后门走到马路的便道上不敷50米,陈明生却走得异常迟钝,直到脚下感受到了盲道的“凹凸不服”,他才稍稍松了口吻。

  靠着手中的盲杖先行探路,陈明生走得还算顺畅。突然,盲杖的前端遇到了对象,仔细探查后发明那是自行车的轱辘。他又小心翼翼地用盲杖探了探身边的路,想要实验从旁边绕过这段被占用的盲道,但照旧被随意摆放的自行车绊倒了,最终在其他人的辅佐下才顺利返回小区。

  视障人士出行极为未便,尤其是独自出行时,盲道就相当于他们的“眼睛”,但这次经验让陈明生彻底放弃了独自外出的动机,除了小区内较量熟悉的路段他敢独立行走之外,去其他不熟悉的路段都需要由家人陪同。

  盲道被占现象严重

  作为视障人士出行的“专属通道”,盲道是否能真正发挥浸染?克日,记者随机走访了北京市的多个区域,发明不少盲道都存在被共享单车、私家车等占用的环境,有些盲道甚至存在“断头路”的环境。

  5月9日,适逢周末又是母亲节,位于北京市向阳区的蓝色港湾贸易区人流涌动,风凉的天气让不少人选择绿色出行,蓝色港湾门前的马路便道上停满了共享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