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之下 如何保障营养和食品安全?
内容概要:洪涝灾害,包罗大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灾民在短时期内会合袒露于多种、高程度的食源性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灾民的身体康健。因此,做好灾区灾期的营养与食品卫闹事情是整个救灾防病事情的重要构成部门,也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重要前提条件。
克日,河南等地一连遭遇强降雨,郑州等都市产生严重洪涝灾害,洪灾的相关新闻和事迹也时刻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7-8月,我国降水明明偏多,在这样的非凡时期,食物成为了重中之重,本日在这里给到各人一些洪灾期间饮食饮水的提醒,以防备肠道熏染病或食物中毒。洪涝灾害,包罗大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灾民在短时期内会合袒露于多种、高程度的食源性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灾民的身体康健。因此,做好灾区灾期的营养与食品卫闹事情是整个救灾防病事情的重要构成部门,也是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的重要前提条件。
由国度卫生康健委疾病防范节制局宣布的2017年版《洪涝灾害营养与食品卫生技能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为人们提供了洪涝灾害后防范食源性疾病的要领和留意事项。
主要内容包罗:
1.不吃霉烂变质的食品,不吃来路不明的食品,不吃灭亡的家禽家畜。
2.不吃生冷食品,加工食品要烧熟煮透。
3.不喝生水,生水应烧开后饮用。
4.饭前便后要洗手,加工食品前要洗手。
5.生、熟食品要分隔安排和加工。
6.食品容器、餐具要彻底清洗和消毒。
7.剩菜剩饭要确保没有变质,经彻底加热后再食用。
8.足量饮水,天天至少1000ml饮用水。天气炎热或勾当量大时,应增加饮水量。
9.吃好三餐,摄入富裕的食物,做到食物多样化。
10.优先选择营养强化食品。在食物种类单一的环境下,可选择复合营养素增补剂。
《指南》指出,应该在灾区遍及深入地开展食品卫生、营养与康健常识的宣传普及,提高灾民的自我掩护意识和本领。可采纳以下几种宣传方法:集会会议宣传、广播电视宣传、卫生宣传队巡回宣传、披发卫生常识小册子、张贴宣传画、成立卫生宣传栏、举行卫生常识讲座、手机群发信息等。
灾害期间,由于食物资源匮乏,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病。为了担保身体营养的根基均衡,应留意以下几点:
1.灾害初期,确保足够谷类食物,优先提供容易生存、易于食用、能量密度高的利便食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2.天天至少1000ml饮用水。
3.满意最低能量需要的食物供给最长不该高出七天,尽快提供种类多样、营养富厚的食物。
4.灾害过渡期,实时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和蛋类等。
5.在食物种类单一的环境下,可提供复合营养素增补剂。
6.在食物分派与配给进程中,要优先满意儿童、孕妇、乳母、老人等特定人群的营养需要。
7.0~6月龄婴儿,掩护、支持和促进纯母乳喂养。针对无法举办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环境,应选择适宜的婴儿配方奶。对付6个月以上的婴儿,应实时公道添加营养富厚的辅食。
8.提供婴幼儿辅食营养增补品(营养包)。
9.儿童青少年要担保足够的能量和卵白质摄入,优先提供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
10.孕妇和乳母提供强化食品和复合营养素增补剂,担保足够微量营养素的摄入。
《指南》指出,尽量我国今朝的救灾抗灾机制和本领在不绝完善加强,但突发性的灾害事件仍然会使灾区正常的食物保障体系及灾区与外界的交通接洽陷于瘫痪,造成食物资源紧张匮乏。紧张调集一切大概的运输东西向灾区运送救助食物,并当即着手规复灾区与外界的交通接洽,成立食物运送通道。当即组织人员对灾区现有的食物资源和食物状况举办观测,在确保根基卫生安详的前提下,尽大概地加以操作,以满意灾民糊口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