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一线救火员:从火神山到社区,在疫情前线防控
武汉一线救火员 从火神山到社区,在疫情前线防控
衣服一层层脱下,先是最外层的断绝衣,再是防护服,李长春这才发明,最里一层的手术服,已被汗水打湿,和皮肤粘连在了一块儿。
李长春是武汉火神山医院消防救助站站长助理。在医院污染区事情了个5小时后,他已经全身湿透,“鼻子、耳朵被口罩勒得疼,哪儿都不舒服。可是医护人员一进去就是6个小时,不吃不喝,还不能上茅厕,你可想而知是怎么过的。”
1月底,李长春教育7名消防队员参加火神山医院的建树,组建消防站,并驻扎至今。上述场景产生在3月11日、12日,他们为漫衍在全院的1167个烟感探测器作从头标定。
在武汉,疫情产生以来,有数百名救火员像李长春一样,出没于各大医院、病愈驿站、小区、街巷,除了防火灭火,还从事病人转运、物资搬运、社区洗消等本不在其职责范畴之内的涉疫事情,救火员,成了这座都市抗疫气力中不行或缺的一支。
如今,他们和整座都市一起,翘首企盼疫情的竣事。
预案加放哨,让火神山无火
火神山医院位于武汉蔡甸,是此次疫情期间首个参照北京“小汤山”模式而建的熏染病专门医院,修建面积达3.39万平方米,提供1000张床位。
李长春向记者回想,1月31日,火神山医院交付前两天,他和别的7名救火员接到组建消防站的任务,赶赴火神山。
一切险些从零开始。厥后的消防站其时还只是间废旧的超市,没有包罗灭火器在内的任何灭火防火设备。李长春带着队员将超市改革为消防站,同时给院区安装了1000具灭火器和1100多个烟感探测器,险些两天两夜都没有合过眼。
李长春汇报记者,作为一家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熏染病医院,火神山医院一旦失火,情势远比普通医院巨大。
住院的重症患者往往戴着供氧设备,可能有其他插管,如火势伸张需转移病人,必需确保这些生命保障系统不会间断。医院内有严格的污染区、半污染区、洁净区分区,假如在救助进程中破拆不妥,有大概造成院内污染甚至整座医院的停摆。而对付救火员本身,在涣散人员时还得留意制止被传染。
为此,李长春和队员们耗费两周多建造了115份应急预案。因为未便频繁进入断绝病区,他们用无人机高空取下医院的三维实景图,再制成电子沙盘,在上面重复推演,“每个区域、每个通道、每个点都要把它想得细之又细。”
逐日的放哨也必不行少。火神山消防站的队员们天天两次在院内放哨,担保安详出口、涣散通道随时保持流畅,还要给漫衍在院区的9个消火栓测压,担保水压切合安详要求。
自雷神山医院投用以来,江夏区消防救助大队队长彭青松也一直坐镇。他汇报记者,2月16日,雷神山消防救助站的队员放哨时发明,强电间内的一个配电箱用塑料布蒙盖着,“但这个‘雨布’是可燃的,假如遇到电气妨碍等原因,就大概变成火警。”这一问题厥后被反应到了雷神山医院运行保障批示部的例会上,塑料布被迅速撤下,每间配电房内增设了超细干粉灭火弹,还加放了一卷防火的阻燃布作备用。
在周密的预案和日常放哨下,火神山、雷神山医院迄今没有产生过任何火情。
这两家医院只是一个缩影。3月17日,武汉市消防救助支队有关认真人汇报记者,疫情产生以来,除了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派驻救火员以外,武汉市消防共摸排建档“五类场合”980家,驻守9家定点医院、7家病愈驿站、7个会合断绝点,整改风险点15138个,捐赠灭火器12000具、火警报警器2171个,实现了定点医院(发烧门诊)、方舱医院和会合断绝点等场合“零火警”。
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杀壶跑十几栋楼
在疫情中的武汉,救火员不但要和火打交道。
疫情来袭,诸事纷杂,消防人员的事情范畴也进一步扩大了。武汉市消防救助支队上述认真人暗示,疫情产生以来, 119报警处事台全天候24小时受理涉疫报警求助,抽调主干气力组建20支、650人的“119党员突击队”,主动包袱病员转送、医护接送、洗消杀毒、物资转运等勤务事情。
武汉市江夏区的119党员突击队有32人,个中12人专事人员转运,姜恒是这个小分队的队长。
姜恒汇报记者,他们转运的主要是密切打仗者和治愈出院但须继承断绝的人员,这些人员上车前,队员们需要对他们作全身消杀。而救火员本身也不能掉以轻心,天天出站前,姜恒和队员们城市功用医护人员的发起,穿上防护服,佩带护目镜,戴两层口罩、两层防护手套,脚上套上两层鞋套,担保全身无任何皮肤裸露。每转运完一批人员,救火员和车辆也要做一次全面消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