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追问的是,列车脱轨前这“11分钟”
值得追问的是,列车脱轨前这“11分钟”
■ 来论
据报道,3月30日,受降雨影响,京广线马田墟至栖凤渡站下行区间产生线路塌方,而T179次列车运行至此撞上塌方体后脱轨倾覆,造成1死多伤。
意外的伤害老是令人痛心,而这场变乱尤其让人难以释怀的,是在意外产生前,曾有村民发明塌方并数次报警,第一次拨通110的时间是变乱前11分钟。换句话说,警报如能获得迅速响应,或有时机拽住这列疾走的火车。
通过梳理媒体报道,可以看到事件时间线——
11时29分,火车侧翻地湖南永兴村民李海平发明塌方,首次拨打110报警,通话时长1分21秒。
11时29分,110批示中心证实,收到的警情按措施转给了辖区派出所。
11时30分,事发地四周永兴县高亭司镇派出所事恋人员回应,接到警情并将其记录在册,但因调班,不知其时值班同事是否处理惩罚或上报。
11时34分,李海平发明信号灯亮起,火车顿时就来了,他再次拨通110电话,“我喊他们顿时接洽车站,停车停电。”通话时长52秒。
11时38分,衡阳车务段马田墟站信号员代恩宇收到广州调治所电话,对方要求他顿时叫停T179次列车。
11时39分,代恩宇接洽T179次列车,喊了多次但无回应。
11时40分,变乱产生,司机回了代恩宇一句,说“脱轨了,已经掉道了。”
这里有两个时间点至关重要:一个是事发前11分钟,内地警方在接到警情后,是否实时通报给铁路方;一个是事发前2分钟内,信号员接到的广州调治所电话,这个警情又来自那里。换句话说,这9分钟的“警情长跑”背后是否存在拖延、怠慢或违反措施划定等问题;或信息通报上是否有裂痕,如内地公安与铁路公安间是否有高效的联防和反馈机制。
在观测功效发布之前,我们虽然不能贸然下结论说这是天灾照旧人祸。但安详是底线,须臾不行懈怠,而11分钟对付一场变糊弄说,险些算是奢侈的“场外援助”,为何会错过这救命信息,在脱轨之前有无“拖延”,联防机制是否有效——内地相关部分有须要实时回应这些舆论关怀,找到并坦言问题地址,这是制止变乱再次产生的必经之路。
□孟然(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