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火警频发 专家发起淘汰种植易燃树种划脱离离带
凉山为何火警频发
专家发起淘汰种植易燃树种,分别防火断绝带
奋战9天9夜,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项脚乡火场已有效封控。
记者从四川省丛林消防总队获悉,停止4月6日11时,颠末600余名指战员9个昼夜激战,在凉山州木里县项脚乡丛林火警中,火场南线、东线、西线三线已实现无明火、无烟、无气。今朝,正在进一步清理烟点。
4月2日,部门扑火队直接从西昌火场转战木里火场,历经几天几夜持续奋战,一些扑火队员仅休息了几个小时。3月30日,凉山西昌市历久乡突发丛林火警,19名扑火勇士不幸遇难。而在一年前,凉山木里丛林火警造成31名救火人员牺牲。
为何凉山丛林火警频发,还难以扑救?如何低落山风突变给扑火人员带来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飞播林”中快速伸张的“树冠火”
“3月底,西南地域容易产生火警与内地气候有很大干系。”中国林学会丛林防火专委会常委刘福堂暗示,凉山气候干湿两季理解,年日照时数居全国前列。3月,凉山干燥少雨,植被易燃;从地理条件看,西昌阵势较高导致风较量大,地形巨大造成风向不定。气候、地形等因素都容易导致火警高发。
在高温和大风的加持下,西昌的大火节制难度加大。凉山州气象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本年2月21日-3月30日,全州平均温度14.2℃,较汗青同期偏高2.0℃;全州平均降水量12毫米,较汗青同期偏少44%,个中西昌偏少88%,木里偏少64%。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掩护学院传授刘晓东暗示,从全球来看,近几年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强勾当”年,导致极度天气增多,许多地域高温大风、干旱少雨,一旦产生丛林火警,很容易失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全球丛林大火频发,如亚马逊雨林大火、美国加州大火,以及澳大利亚的跨年大火。
植被是丛林火警产生的重要基本。据刘晓东先容,为了增加植被包围率,掩护生态情况,南边地域实行“飞播”造林,即通过飞机播种营造丛林。其时,云南、四川等地以这种方法种植了许多针叶树。好比云南松,这些乡土树种适应性强,发展好,成林快,具有较高的生态代价和经济代价。个中,凉山州是全国重点的飞播林区。
在西昌火场四周,还呈现了一些桉树。科普博主、植物专家汪远指出,桉树比松树更容易引起火警,并且桉树的种植凡是更接近民宅,更具威胁性。汪远汇报记者,桉树含大量挥发油,桉树的落叶、植株都易燃,可以或许引起火势的迅速伸张,火警之后桉树能很快规复。
刘晓东指出,松树、桉树枝叶中均含有大量油脂,一旦燃烧,会解析发生大量挥发性易燃气体,导致燃烧猛烈,很容易形成“树冠火”。在大风的浸染下,“树冠火”伸张很是快,并发生“飞火”,形成新的火点,因此难以举办快速、有效扑救,在风向突变的环境下,对扑火人员的人身安详组成威胁。
工钱因素是引起丛林草原火警的主要因素。数据显示,2010年-2019年,在已查明火因的丛林草原火警中,由工钱原因激发的占97%以上,个中祭奠用火、农事用火、野外抽烟、炼山造林排列前4位,不少激发了重特大丛林草原火警。
刘福堂先容说,由于汗青性因素,内地部门住民有野外做饭、抽烟、邻近清明扫墓等糊口用火行为,以及春耕春种、烧荒积肥等出产用火行为,这些都容易激发丛林火警。极个体住民忽略了防火细节,风一吹,火苗从头燃起来,未能实时毁灭就会变成丛林火警。
历久乡的一处丛林草原防火提示口号中写道:2019年,西昌市查处野外违规用火案件97件,个中移送告状5人,治安拘留62人,行政惩罚30人。
“风是最大的贫苦”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西昌市大营农场柳树桩相识到,3月30日深夜,来自宁南县的18名专业扑火队员在1名内地领导的教育下,从柳树桩向火场进发,但因风向突变导致扑火队的后退蹊径被大火割断。
“风是最大的贫苦。”在现场批示的一位四川丛林消防总队批示员汇报记者,在大风和多变的风向浸染下,一个烟点、一颗火星随时大概成长成明火。
风向和风力也是导致西昌火场呈现复燃、伸张的重要原因。4月1日下午,泸山火场南线区域呈现六七级大风,且以南风为主,到了黄昏风向突变为东南风,导致火势加快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