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1-04-26 09:09 的文章

静海区第一个党支部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 枪林弹雨打不垮的战斗堡垒

内容概要:静海第一个党支部眷念馆位于静海区王口镇瞿阝里村,该支部4位建设者的事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旅行者。

格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静海区第一个党支部降生于抗日战争时期 枪林弹雨打不垮的战斗碉堡

  讯:静海第一个党支部眷念馆位于静海区王口镇瞿阝里村,该支部4位建设者的事迹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旅行者。

  1942年3月,晋察冀军区冀中军区八分区津浦支队进入大城、文安、静海三县邻接地域,以文安洼为勾当基地,慢慢在静海、独流周围的敌后乡村开展事情。在党的率领下,瞿阝里村村民苑佩芝、苑正春、申秀英、王文谦插手了奥秘宣传抗日主张和救治八路军伤员的步队。当年,中共大城县七区组织委员张恒在和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中负伤。为了制止被仇人发明,组织上布置苑佩芝等人将张恒接到瞿阝里村养伤。

  在苑佩芝家,张恒获得了很好的顾问,平时在家中休养,假如有仇人来搜查,他就进入隧道中潜藏。在此期间,经张恒等同志先容,苑佩芝庆幸地插手了中国共产党。之后,苑正春、申秀英、王文谦先后入党,并组建了静海的第一个党支部。

  党支部固然人不多,但发挥了坚定的战斗碉堡浸染。为了救济八路军伤员,苑佩芝等人教育乡亲们在自家衡宇和村里的药王庙下面挖了很长的隧道。在谁人年月、隧道成了许多八路军伤员的生命护卫所。党支部还努力开展地下事情,呵护和转移干部,交代伤员,送情报,组织捐钱捐粮,开展妇女事情,为抗战胜利和新中国创立做出了孝敬。

  为了躲避仇人的毒害,苑佩芝更名“王志远”,苑正春更名“杨志远”,王文谦更名“高志杰”。“在一次战斗中,苑正春的脚后跟被仇人的子弹打穿,血流如注,他忍者钻心疼痛僵持战斗。其时受治疗条件所限,他落下了残疾,人送绰号‘瘸老杨’。”瞿阝里村原党支部书记苑向文汇报记者。

  新中国创立后,苑佩芝、苑正春、申秀英、王文谦并没有以元勋自居,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申秀英努力为党事情,1959年因病归天。苑佩芝在秦皇岛接受率领职务,1971年归天。苑正春一直留在瞿阝里村事情,于1993年归天。王文谦曾任静海县副县长、天津地域水利局副局长,1975年在廊坊水利局退休,1997年归天。

  王文谦的女儿王金荣回想:“从小到大,我们和父亲老是聚少离多,因为他从事的是水利事情,更换频繁,大大都时间是在水利工地和现场。他老是奔忙劳顿,为了把握事情希望、举办现场批示,常常和施工人员一起吃住。有一次,他拖着疲劳的身体回抵家,我问他:‘爸爸,您成天这么忙,累吗?’他很知足地说:‘比起我们当初打鬼子时把命都系在裤腰带上,此刻忙点累点不算什么。’1963年大水,父亲陆续多日恪守在独流减河大堤上,母亲固然有病,但在抗洪的紧急关头也冲上了前线,我们几个孩子被组织布置到安详区域。”

  固然四名革命前辈已经相继分开,但他们的精力始终鼓励着后人。至今,在瞿阝里村、王口镇,以致整个静海区仍讴歌着第一个党支部的革命故事。2019年,静海区第一个党支部眷念馆成立,成为静海区进修党史和传承革命精力的重要场合。

  瞿阝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丹丹汇报记者,村干部和村民时刻不忘用革命前辈的精力鼓励本身。苑佩芝的后人苑会森说:“爱国、勤恳、长进、费力格斗,是前辈留下的名贵精力财产,我们必然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进修前辈的对党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力,当真贯彻党的目的政策,尽力为全体村民处事。”现任村党支部委员、苑正春的重孙子苑会松说。(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