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社会 2021-06-24 09:22 的文章

中共一大百年回望

格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共一大百年回望

中共一大百年回望

点击图片寓目视频

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眷念馆,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悄悄陈列——

“作始也简 将毕也钜”。

落款:“董必武 一九五六年二月”。

是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来到一大会址,在辅佐事恋人员回想了相关汗青细节后,年届七旬的董必武感应万千,挥毫写下这8个大字。

中共一大百年回望

6月1日拍摄的中共一大会址。记者 刘颖 摄

“这幅字是我们的‘镇馆之宝’。党和人民的事业越是向前成长,我们就越能感觉到这句话的分量。”中共一大眷念馆馆长薛峰说。

“作始也简,将毕也钜”源自《庄子》,原文“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人们把其寄义引申为:任何具有远大出息的事业,哪怕在初创时微不敷道,比及将要完成时也一定成长得很是庞大。

很多汗青事件正是如此。

站在当下,回望百年,我们把汗青的长镜头瞄准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个在寻常日子召开的、在其时报纸上没有一点报道的集会会议,无声,却有力地,在风雨如晦的中国大地炸响了开天辟地的惊雷,为波涛壮阔的格斗史诗写下了光耀的起笔。

在旧报章里,在泛黄的档案资料里,在亲历者的回想里,我们还原那些曾经恍惚的细节,探寻历经百年愈加清晰的大义。

中共一大百年回望

在中共一大眷念馆内拍摄的董必武的题词(6月1日摄)。记者 刘颖 摄

(一)“天井里有些烧剩的纸灰”

1921年7月23日,大暑,上海氛围濡湿闷热。

入夜,法租界里一幢民居亮起朦胧的灯光。屋内,31岁的李汉俊正等着他的客人。

这幢位于望志路106号、有着青色砖墙和赤色窗棂的石库门屋子,是李书城、李汉俊兄弟俩一年前租下的,外界称其为“李第宅”。在李书城爱人薛文淑印象里,弟弟汉俊天天都很忙,常有伴侣找他,搬来这里后,伴侣来得更多了,时常尚有外国人。

李汉俊身边,一张条桌上摆放着十几只雕花茶杯、一只紫铜烟缸和一只粉色花瓶,桌子附近围有一圈圆凳,东、西墙边又各安排了一只茶几和两张椅子。这样的部署,使这间房子略显局促。

过了一会儿,客人连续来了,多是年青容貌,但妆扮各不沟通,有穿长衫的,有穿中山装的,有穿西装的,有人留着八字髯毛,也有人一脸稚气……还有两名外国人,高鼻梁、眼光敏锐。

石库门外,夜色之下,“远东第一多半会”上海看起来沉滞如常。各色洋人和王侯将相依旧纸醉金迷,贩子黎民一如既往地辛苦劳作。掀开《申报》,《粤桂最近之战局》等军阀争斗的动静日日“连载”,占据海内新闻的大幅版面。国际上,美国主导的“太平洋集会会议”(即华盛顿集会会议)即将开幕。当日,报上一则《太平洋集会会议与中国》的动静,描画了一些人对这次集会会议的企盼和“乐观”——“舆情对付美国邀中国与会,大为欢快”。

之后几天,同样的人又来了“李第宅”几次,其间他们还产生了多次“有力的争论”,但再晤面时却看不出什么不愉快。

直到7月30日晚,李汉俊和伴侣们的集会,因一名生疏男人溘然冲入而就此打断。

“我只是记得有一天,我回抵家,一进门就发来日诰日井里有些烧剩的纸灰,厨师老廖汇报我说,有法国巡捕来搜查过二先生(指汉俊)的房间,并说没有抓人。”薛文淑厥后在回想录中写道。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其时的绝大大都上海市民、中国公众决不会想到,在本身陷于艰苦困窘之际,一群平均年数28岁的志士,已经悄然创立了一个政党。这个政党,将彻底改变这座都市、这个国度,以致此后的世界大名堂。

中共一大百年回望

4月8日拍摄的望志路106号、108号大门(今兴业路76号和78号)。记者 刘颖 摄

(二)“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

百年沧海桑田。当年“李第宅”地址的地界,早已从洋人的“国中之国”酿成人民都市的新天地,是上海极具特色的贸易街区。

百年薪火相传。梧桐掩映下,那幢古朴庄重的小楼容貌未改,乌漆大门上的铜环熠熠生辉,越来越多年青人专程而来,感悟赤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