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 军事 2021-04-11 14:38 的文章

国外网友热评:实地去过中美俄印与印象中有哪些不同

各国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经历,很多回帖都鲜明地指出:我们透过“别人”视角形成的很多固有印象,与真实世界其实相差甚远。也有很多回复证明,有些印象会烙印在我们脑海中,自然有其道理。但不论是颠覆还是印证,网友们林林总总的回复纷纷都指向一点:这世间万象,值得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发现,然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观察者网特此整理、编译了浏览点赞量较高的四则回帖,覆盖外国网友游中、美、俄、印四国的印象、观感,供读者参考与讨论:哪些国家颠覆了你的固有认知?

[采编、校译/观察者网 白紫文]

托马斯·鲍肯二世(Thomas Pauken II,托马斯摩尔学院文学艺术学士学位):

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在北京,可以肯定地说,作为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美国公民,以前我从未相信过我会喜欢待在中国。

孩童和少年时的我,生活在冷战时期、中美关系非常紧张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学生时的我了解到的当代中国,是个被“邪恶词汇”描述的国家,而我的美国朋友们普遍都对中国政府感到害怕。我们将中国人视为“被洗脑的马克思主义者”,野心勃勃地想要统治世界、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以与美国开战为目标。

可想而知,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2020年,中国究竟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油管短片“令人惊叹的建筑|中国现代奇迹”视频截图

已故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1978年12月推出了改革开放政策,自那以来,北京方面一直鼓励公民接受“亲自由派”的市场原则,而成功的国有企业也在中国发挥着关键作用。

中国克服了巨大的贫困状况,按GDP规模计算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引导它走向和平与繁荣道路的也不是偶然的好运气。

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采取有力措施,让社会稳定、快速发展和公共安全遍布全中国各地。北京仍然需要继续致力于法治,中国公民非常在乎“规则与秩序”,即使晚上独自行走在中国城市的街道,人们也会感到安全。

托马斯·鲍肯二世回帖截图

那么,现在让我们回到问题上来:“你去过的哪个国家与你的印象截然不同?”的确,中国还没有转变到接受那些美国原则——“民主”、“言论自由”和“有权拥有武器”——的地步。但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它是如此独特,因而它拒绝成为别人的追随者。

这个国家坚决地维护着自己的国家主权,不允许别人欺负他们。但同时,中国人也是很友好的人,过着常规的生活、对自己的社会感到幸福和安全。

这些都是我在中国生活收获的最大惊喜。我不是花时间跟有钱有势的中国人接触,而是在普通的中国公民中生活和工作,我也更喜欢这样。普通中国人不关心政治,而是更关心他们的工作、家庭、朋友、邻居和同事。

中国人和你我一样,都是普通人。我们可以从《卫报》的报道上了解更多:

英国《卫报》2020年3月20日报道“中国疫情下生活的另一面”:

在上海的其他地方,妇女们手挽手穿过重新开放的购物区。居民们逛这食品店,狭窄的人行道上挤满了人。在一家医院的入口处,一名男子衣着半松开拉链的防护服,向车辆挥手。

在北京,交通已经开始恢复,越来越多的居民出现在大街上、公园里、购物区和餐饮区。20岁的贾淑娜周三抵达北京,这是她回内蒙古的旅途中停留的一站。

“现在我觉得一切正在逐渐恢复。现在很多交通工具都开放了,”她带着行李坐在公园里说。当她从云南出发时,注意到火车站排起了长队,每节车厢都有几个人。“很多人都出门了。比之前好多了。”她说。

《卫报》报道截图

中国是一个很适合到访的国家。如果你感觉“害怕”,请不要去相信那些炒作之词,你大可以亲自过来一睹中国的真容。

(该贴获3.6万浏览,417点赞。注:观察者网此前报道了“Pete Truman”在该问题下对中国的描述,因而在此特地挑选了另一外国网友的回帖,拓展视角)

安迪·米勒(Andy Miller,旅行家、摄影家):

去过的很多国家都跟印象不同,但冲击最大的可能是美国。

我来自英国,显然和世界其他地方一样,我通过好莱坞和新闻了解了很多美国的事。

然而,在工作和欧洲之旅过程中,我遇到过很多“海外美国人”,总的来说,对他们的印象并不好,这似乎证实了媒体的观点。

举个例子。工作中,我被分配到过一家大型国际唱片公司,帮助他们解决IT系统的一个严重问题。

那是我当时的工作,去客户那里帮他们解决IT问题,就像一名故障检修员。